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儿子今年5岁了,但他的日常言行却令人不解,生活上基本不能自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有什么需求也不会表达,特别是他不主动与别人交流,更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不仅如此,我儿子还常常受人冷落与歧视…… 后来听人说,孩子可能患的是自闭症,弄不好会伴随终生,长期需要别人的照料。面对此情此景,我简直快崩溃了,并常常为我无能为力而默默垂泪。今特投书党报,恳请你们呼吁社会各界多给这样的孩子献点儿爱心吧,让和谐的阳光尽快照在他们的身上! 一个无助的母亲 儿童自闭令人忧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王平,作为该院儿童保健的领军人物,是这方面老行家了。日前,记者就此走访了王平主任。据王主任介绍,儿童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性儿童心理疾病,发病年龄为3岁以内。其患病率约千分之一左右(今年北京自闭症论坛会议上公布的最新数据为千分之六)。男孩患病率相对较高,但近期有证据表明,该病对女孩的影响较为严重。 在谈及儿童自闭症有什么具体临床症状时,王主任说,患自闭症的儿童,首先表现在与父母等周围亲人建立不起情感联系,无亲近举动,不会望着妈妈的脸笑,回避眼与眼对视,并对亲疏人不分,在饥饿和不舒服时不找亲人抚慰;对父母的话不理不睬,但对父母来去均无所谓,更不会表示体贴和关心。 其次,这些患儿的言行常常出现刻板、重复、僵硬或模仿现象,要求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他们不理解也不会用肢体语言,其思维具有局限性、贫乏性,缺乏想像力。 再次,在感知觉方面则表现出异常,身体面对某些刺激反应迟钝,如手压伤或对注射无痛觉反应,而对犬吠、气笛等声音则烦躁不安。当父母站在其面前,或叫其名字时,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等等。 及时教育解烦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生活环境的多元化,儿童自闭症(孤独症)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化的问题,它不仅给儿童本身发育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给亲人带来烦恼与痛苦,以致影响到家庭与社会和谐,成为“健康唐山,幸福人民”的隐患。 那么,自闭症真的像有人说的那样,会伴随终生吗?儿童自闭症又该如何治疗呢?王平主任认为,儿童自闭症应以教育矫治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促进正常发展。孤独症儿童在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日常行为等都有明显的缺陷。如作进一步分析,可发现这些缺陷与认知能力有关。教育矫治应针对这些行为缺陷,作出弥补措施。 二是消除过分行为。所谓过分行为是指同龄正常儿童不该有的那些行为,如听、嗅、触等感官的自我刺激行为,莫明其妙的大笑、哭泣或害怕、自伤和暴怒等。因这些过分行为常会干扰学习和正常发展,应予以消除。 三是避免与消除固定僵化行为。如固定的玩法、仪式性和其他刻板重复动作,以及僵化的思维方法等会对教育和日常生活构成障碍,故应予以消除,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