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87 回复 1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发表于 2017-11-28 15:04:13|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名字,它是人在社会上的一种存在形式,即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对自己来说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名字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取一个美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是多种多样的。

       关于命名,由于民俗文化的长期浸染,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民族性的特点,即或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不同。汉民族传统命名习俗中的五行八卦命名法和行辈字命名法就极具民族特色,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这在大陆40岁以上的人名中占的比例较大。昔时民间取名,要请算命卜卦者推算“八字”、“五行”;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就命途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取名: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又如方有海(缺水)、张鑫(缺金)、高森泉(缺木水)、徐炎坤(缺火土)等人名,亦是以五行法命名的。

       行辈字命名法,即在命名时用表示行辈的字表明本人在家族中的辈分、排行。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同辈人的名字中都要用同一个字,而且这些字一般都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制订的。命名时行辈字可以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也可以用在后一个字,尤以前者居多。《红楼梦》中贾府第一辈人名即为前者,即姓+行辈字+名,如贾代善、贾代儒,“代”字即为其行辈字。后者如《金锁记》中姜家三兄弟之名——姜伯泽、姜仲泽、姜季泽,即姓+名+行辈字,“泽”字就是他们这一辈人的行辈字,而且“伯”“仲”“季”又表明了三兄弟的长幼顺序,是汉民族“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民俗文化心理的体现。

       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取名。如春慎、夏雨、艳秋、晓冬、兰贞、菊香、月桂、雪梅等。常见于女性。

       地名法有沈申(上海)、王渝根(重庆)、林浙光(浙江)、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如老舍的 大女儿生在济南,就取名“舒济”。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如张绍庆,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重庆,主要都是以纪念为主。

       盼子法父母在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则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上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有趣名字。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来根、来发。

       动物法据老年人说:猪狗牛羊等牲畜是下贱动物,因其下贱,故不被邪鬼注意,取作人名,孩子容易养大 。如阿羊、阿牛、阿猪、小兔、小狗等等。另外有一类名字与此相关,是以孩子出生年份的生肖取名,如小龙 、家骏(马)、玉兔、牛刚等。此类用字在农村较常见。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性变法夫妇接连生儿,或接连生女,于是将其中某个男孩取女孩名,当作女儿养育;或将某个女儿取个男孩名,当作男孩看待。这在民间常常见到,前者取名如新妹、宝姬、秋月,后者取名如亚男、家骏、家雄等。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左传》长狄兄弟四人,名为侨如、焚如、荣如 、简如。又如《水浒传》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继拜法有些为人父母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命薄,非有两姓以上的人共养,才能成人。于是将孩子过继给异姓夫妇,再拜请他们另取新名。这类孩子的名字往往为某姓的养子之意,如:何养、周留根、张清(请)苗、 郑抱贤(婴)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这些传统的命名方法已不似从前那么被人们重视,代之而起的是更加多元的命名方法,如父姓+母姓+名、父姓+母姓+双字名等,但不管是采用哪种命名方法,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相对于古人对名字“美教化、厚人伦”的教育作用的重视,现代人则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化。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个雅致脱俗、音义皆佳的美名。
文章转载自 慧名起名网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观看视频号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