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引言: 宝宝的脏腑结构及功能发育未成熟,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若喂养不当或因病伤脾胃就会出现阳火上亢伤阴的症状,即“内热上火”,如口渴、唇干、舌燥、口臭、口舌生疮、眼屎多、尿少等。此时,不仿请中医来给宝宝“败败火”,效果将会显而易见。
可清内热的中成药 
保和丸 对于食积有内热,大便偏干,容易嗓子发炎的宝宝,主张吃保和丸调理。保和丸中除山楂、神曲、麦芽,还有清热的连翘,通便治腹胀的莱菔子。中医认为,“胃以通为和”,大便通畅了,消化道疏通了,人就舒服了。 
山楂丸 消食理气止痛,味道酸甜。对于经常腹部隐痛、腹胀、消化功能不好的宝宝有效,也可与保和丸搭配在一起食用。 
小儿化食丸 由六神曲(炒焦)、山楂(炒焦)、麦芽(炒焦)、槟榔(炒焦)、莪术等组成,可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宝宝胃热停食,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宝宝。对小儿食积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也有效。
食疗助宝宝清“四火” 心火 表现:心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心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哭闹等。多见于口疮、热病后期。
食疗:取莲子(不去心)30克、山栀12克、冰糖12克。将山栀加水煮20分钟,去渣留汁。将莲子加入汁中煮熟再加冰糖煮3分钟食用。有清心火的功能。 适用:有心实火1岁以上宝宝。 
取猕猴桃,每日吃2个。有清内热、除心烦的作用。 适用:有心虚火8个月以上宝宝。  取生梨一个、豆腐125克、鸡蛋一个、盐少许。将生梨去皮及心,切成小块。豆腐切小块,鸡蛋打散成蛋液。将生梨加水煮开10分钟,加入蛋液待滚后食用。有预防心火上升的作用。 适用:有心虚火1岁以上宝宝。 
取竹叶10克、灯心草5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以上加水煮20分钟饮用。有养阴清心的功能。 适用:有心实火6个月以上宝宝。 肺火 表现:肺实火表现为久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五心烦热、盗汗、夜寐不安、舌质红。肺虚火表现为咳嗽气喘,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浮细数等。以上多见于宝宝肺炎、气管炎。
食疗:
取猪肺一对、银花30克、酒及盐少许。将猪肺洗净切块,银花用纱布包好,一同加水煮将熟时加盐及酒,煮熟后食用。有清热补肺的作用。 适用:1岁以上肺虚火宝宝。 
取银耳20克、火龙果一个、梨一个、冰糖12克。用开水将银耳泡开,摘洗干净,火龙果取果肉,梨去皮及核切块。将以上及冰糖加水用文火煮一小时食用。有润肺、清热、化痰的功用。 适用:8个月以上肺实火宝宝。 肝火 表现:头晕、耳鸣、爱发脾气、眼干、口臭、舌红。多见于宝宝感染性疾病。 食疗:  取猪肝125克、菊花30克、酒及盐少许。将猪肝洗净切块,菊花用纱布包好,加水煮开后加酒及盐煮至肝熟食用。有清肝火、补肝的功效。 适用:1岁以上宝宝。 取梨一个、枸杞子15克。将梨去皮及核切块,枸杞子洗净,加水煮30分钟食用。有清肝火,补肝肾的作用。 适用:1岁以上宝宝。 胃火 表现:胃虚火实际属胃实火的一种,胃实火及胃虚火症状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牙龈肿痛、口臭口苦、食欲减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多见于宝宝消化不良、胃窦炎。
食疗:取石膏粉30克、绿豆15克、粳米50克。将石膏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将粳米及绿豆加入汁中煮熟食用。有养胃、清胃火的作用。 适用:1岁以上宝宝。 
取芦根5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加水煮20分钟,饮用。有清胃火的作用。 适用:6个月以上宝宝。 肾火 表现:腰酸、耳鸣、烦躁易怒、手脚心热、盗汗、大便干燥、舌红苔剥。多见于宝宝性早熟、肾病用大量皮质激素时。 食疗: 取猪腰一对、玄参12克、生地20克、酒及盐少许。将猪腰洗净切片。玄参、生地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将猪腰加入汁中煮熟食用。有补肾、滋阴泻火的作用。 适用:1岁半以上宝宝。 
取枸杞子30克、黄柏10克、山萸肉10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饮汁。有补肾清火的作用。 适用:8个月以上宝宝。 Tips:“内热上火”宝宝宜吃的食物
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有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 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