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55 回复 2

[妈咪职场] 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对人生究竟有多重要?

发表于 2018-1-26 01:37:28|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兴趣是如何产生的?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地逐渐深入,父母越来越认识到孩子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但如何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现实问题也使父母很困扰。
妈妈们经常碰面就是聊孩子最近报了哪个兴趣班,讨论有没有必要报班培养孩子的兴趣,朋友圈的文章也是经常有孩子如何选择兴趣班的话题,亲戚朋友也有经常抱怨“给孩子报了一年的钢琴班,不到一个小时一节课要2百多,缴了2万多出去,现在上了几节课孩子就说不想学了,哎,愁死了!”
为培养孩子兴趣给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结果孩子还半途而废,家长苦恼,这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其实,我们必须对兴趣爱好产生有个正确的认识:孩子认为某件事情有意思,随后去接触、了解、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他们开始练习,得到了良性反馈,并且慢慢深入研究,这个过程也就是变相的让孩子能够坚持住,最终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感,一直坚持下去。这是兴趣爱好!
那兴趣如何培养?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解释为:父母应该用什么适当方式来支持自己孩子投入进感兴趣的事情并能够深入研究?
是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就完事了吗?
不是的!


2
兴趣是如何培养的?

回到问题本身,任何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孩子在培养兴趣的前期,是因为某些心理条件被满足时才会对一件事情一直感兴趣,从而变成爱好,爱好是一种习惯,是走向变成能力的过程,养成习惯后孩子也有了一定的自控力去坚持学下去,这是兴趣发展的最低条件!
好,什么条件被满足时孩子才会对一件事情一直感兴趣?还能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坚持学下去?
这时不能不提到影响力很大的两位心理学家德西Deci(右)和瑞恩Ryan(左),他们提出:

三个基本心理需要
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如果得到满足,自控能力就提高了。
归属感: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比如说孩子遇挫不想再学下去,父母要承认他真实的感受,跟孩子讲述他一开始的努力,这既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承认他付出的努力。

自主感: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经常听说有些家长为给孩子安排的事情,和孩子发生冲突。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喜欢白色的衣服,可妈妈喜欢她穿红色的,于是买了,但孩子并不快乐。
家长如果采用能够满足了孩子心理需要的语言表达和做法,孩子行为的配合度就会提高。让孩子多些选择,孩子会更感兴趣。

胜任感:孩子觉得他能做到
父母平时多鼓励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给孩子提供更多锻炼机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信任,让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高!

孩子们满足了归属、自主和胜任的内在需要,自然而然,就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能力。
最后以一个故事作为结尾

3
“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如何养成?

在教育界,始终有一个有意思的“中游现象”——论成绩,他们并不出挑,但若干年后,他们在某一领域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却超过当年的“学霸”。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应佚伦就是其中之一。
新民晚报·新民网


应佚伦的父母均从事绘画工作,和女儿的兴趣完全不搭边,但他们同样在绘画上也并未对她有所特别要求或制定远大目标,如今应佚伦对于绘画也仅限于临摹还不错。现在回想起来,应佚伦非常感谢她的父母,当时一直支持她去参加这些“非主流”、又不能考证加分的活动,“我记得,他们为了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利用太空辐射获得具有超高捕蚊效率的猪笼草,几乎跑遍上海全部的花鸟市场寻找猪笼草。”应佚伦说,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便是在父母支持和包容的过程中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在应佚伦的父母看来,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兴趣远比继承衣钵和考级拿奖重要,这让应佚伦到现在都很感动。
应佚伦初中就读于上海一所普通中学——娄山中学,当时她就对生物、地理等“理科副科”掌握得特别迅速,也显示出特别的兴趣。“初一,当长宁区少科站生物兴趣小组来校招收学员,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从初一到初三,在那个兴趣班上,我实实在在动手做了许多有意思的生物实验,例如昆虫标本制作,小动物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标本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等等。”应佚伦说,“这些动手做的生物实验让我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感,并能刺激我去思考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应佚伦说,学校严谨的校风也培养了她良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自学、如何详细规划每一天的任务。从小形成的学习方法,使得她能快速投入到每一项科研工作中去。
初高中接触化学后,应佚伦就发现自己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化学成绩基本能保持在班级前三甲。高中应佚伦考入上海市三女中,由于该校建有完备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可自由出入使用,更是成为她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乐园”。
当应佚伦与其他14位当年度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谈及“初高中教育对人生走向的最大影响”时,尽管大家来自不同国度,观点却出奇一致——最终引领她们走上科学之路的,正是学生时代对志趣的发掘与坚持。
“对于我这样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我需要的是发现兴趣,坚持选择,自由成长,家人支持与名师提携。”应佚伦说,遇到这样一片土壤,是她最大的幸运



发表于 2018-1-26 01:55:03|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网站:www.istjqr.com   公众号:重庆爱斯坦
发表于 2018-1-26 01:55:30|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斯坦机器人是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创意科技机构,机器人教师团队有6年的机器人教学经验。    爱斯坦机器人课程是针对3岁——16岁儿童及青少年的机器人培训课程,应用了国际先进的STEAM创意科教理念和教学模式。在通过对机器人的设计、搭建、编程、调试和创新的过程中,提升幼少儿及青少年在机械学、工程学、电学、电路学、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科普知识,以达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专注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主动探究能力、抗挫折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课程采用教师引导式教学、学生探索式学习的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课程是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作品设计和制作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体现出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观看视频号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