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29 回复 1

[妈咪职场] 呱儿子给我们的反思:父母与孩子最理想的状态大概就是彼此独立

发表于 2018-1-29 13:48:14|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无论你的呱儿子在做什么你都想在朋友圈晒一晒。但其实,在这个游戏里,玩家所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勤勤恳恳地收割家门口的三叶草,攒起来换取食物和道具,然后为呱儿子收拾好外出的行囊。

之后的一切都只能随缘: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去哪些地方,都是呱呱自己决定的;它出门的时候去了哪里、在哪里走走停停、遇到了哪些新的朋友,你都只能通过它传回的照片猜测。


其中一个核心特点是,青蛙儿子不会完全遂你的心意,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它们可能会不辞而别。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占着房价10万+的学区,惦着知名小学的名额?心疼娃学习太累,就给他报了十多个才艺班?说着给孩子发展空间,经常拿隔壁二丫实力施压?明知孩子学习不积极,还要陪写作业自找“心梗感”?

有太多人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接受,开放式育儿带来的结果。他们总以为,旧模式失灵的那一天,不会发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只要能够闯关,能够上一艘船,依靠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式,孩子成功的保险系数就会大增。这些模式包括名校、包括分数,也包括自己对既有社会主流上升通道的深度认可。


很多家长太相信自己的过来人经验了,也太想孩子复制自己的模式,比如在一个高薪行业里,保持自己在北上广深的社会阶层地位。

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希望把孩子扶上一条自己最熟悉最保险的道路,无非还是一种安全感。

但新的时代,多元化的未来发展,孩子们还需要这样的既有模式带来的安全感吗?

新的一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


尽管他们身上有很多老一代看不惯的地方,比如见多识广却对越来越多的东西失去好奇, 转向“佛系”和丧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各种方式偷懒等等,但这大多无非是人性的弱点。

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那么我们的教育允许吗?设计出来让他展现个性的平台了吗?


反观《旅行青蛙》中呱爸呱妈与呱儿子的关系,无非就是彼此独立的姿态。

独立意味着,当孩子未能遂你心愿,走上他自己喜欢的路,你要理解祝福他。

独立意味着,当孩子经济状况不佳,或者做一件什么事需要金钱支持,你可以给予帮助,也可以当做礼物馈赠,但是要让他知道帮助不是理所应当,父母甚至可以要求一定的回馈。

独立意味着,自己也未必能要求孩子一定帮你光宗耀祖,为你提供人际交往圈的谈资或者炫耀资本。

独立也意味着,可能也不太要想靠孩子的金钱养老,我们还是尽可能发展好自己,晚年我们更需要的是他们偶尔的但真心的陪伴,而不应是金钱。

就像这个游戏的创作者上村真裕子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所说:
“不受任何束缚、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真的是所有人的理想啊。”


就像之前爱斯坦采访过的一位家长:

“设想有一天,如果我那热爱机器人的女儿,想组建一支机器人队伍,参加一场大型的国际机器人比赛。我想会乐意当她的赞助商,但我需要她提交计划和合理的预算方案。

而张罗这一切的过程,所学习到的东西,可能会比比赛本身更多。”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观看视频号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