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Sunshine883 于 2017-6-4 23:07 编辑
和孩子在一起,我一向是秉着“牵着蜗牛去散步”信条,一切都是慢慢来。但是慢慢来不代表着一味的迁就孩子的意愿,容许他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孩子尚且年幼,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更不会管理时间。天底下的小孩几乎都是一个套路,他们玩的开心的时候,面对催促,他们彷佛统一了口径:“我不要回家,我还想玩!” 如果你着急回去做饭,问他:“不回家做饭,等会饿了吃什么?”然而,他现在又不饿,想象不出“等会饿了”是什么情形,如果等会真的饿了,跟妈妈要吃的就好了,反正,妈妈拿不出饭来是妈妈的事,不是他的,你只管叫嚷“好饿”就好了。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无论大人是否妥协,“立刻走”还是“在玩一会儿”,结局都不怎么欢喜。
当宝多有这种磨蹭的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也很头大,经常的局面是,要么我烦躁的不行,要么他哭的稀里哗啦。 后来发现“给你五分钟时间”这个方法最好用。虽然,有时候他会讨价还价,五分钟之后要求再要五分钟。但是,规矩在前,事先讲好的实情,就算他耍赖,底气也没有那么足,顶多撅着嘴巴,少有大哭大闹。大体上,过程可能波折,但结局最终还算和谐。 我把这个方法当成“法宝”,到处推荐给有同样问题的妈妈。不过,有个朋友试过之后,反映这方法并没有那么好用。我当时没有太在意,我想可能是孩子跟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不分时间,场合和年龄的套用同一个模式。 后来有一次,我跟这位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在游乐园玩,要回家的时候,我才发现不是“给你五分钟”不适用她家孩子,而是她用的不恰当。当时,孩子玩的正酣的时候,她老公打来电话,家里有急事,让她们娘俩赶紧回去。孩子当然不愿意,连连说:“我不想走,我不想走,我还要再玩一会儿。” “走啦,爸爸催了好几次了,奶奶说好吃的都快吃光了。”
孩子直摇头,“我想再玩一会儿。” 因为家人确实催的急,朋友焦急的不行。可是孩子呢,想尽办法说服,几番催促都不管用,最后,朋友几乎要发怒,呵斥道:“你到底走不走!” 孩子怯怯的看着妈妈,但是十分不甘心,说:“我刚玩一会儿,宝多都不走。” 我觉得朋友的怒气值下一秒就会爆表,我赶紧对孩子说:“那是因为宝多的爸爸没有催他回家,可是你的爸爸在等你,因为你家里确实是有急事。阿姨知道你没玩过瘾,可以下次再来玩嘛,今天就再玩五分钟,然后跟妈妈回家,好吗?乖宝宝都是这么做的。” 孩子听了我的话,望向妈妈。朋友说:“那就再玩五分钟,五分钟到了必须回家。”孩子赶紧点头。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了。朋友站在孩子面前,念:“五——四——三——” 我悄声说:“你这哪是五分钟啊,就是五秒钟而已。” “我都急死了,还真等他五分钟啊!”朋友皱着眉头说。 “你混淆分钟和秒,不怕他对时间有认知的时候,反驳你吗?”这分明是一种愚弄孩子的行为。 朋友愣了一下,说:“我倒没想那么多。”
答应给孩子五分钟,就真的给他五分钟时间,五秒钟的时间,哪够孩子撒欢儿的?不仅要真的给五分钟,而且,这五分钟内不要干扰他,让时间完全属于他。他才能玩的痛快,真的要走的时候,可能会有所留恋,但不会心有不甘。 相反的,如果这五分钟内,你无时无刻不在他耳边念叨,不停的提示该走了。他从没感受到这五分钟是属于他的,下次再说“给你五分钟”,他未必会想要,撒泼哭闹为自己赢得的时间可能更长一点。 至于五分钟之内能不能提示,我觉得是完全有必要提示。可以在还有两分钟的时间点提示一句,“你还有两分钟时间。”这样孩子会有个心理准备,不会觉得五分钟很突兀的过完了,心里接受不了,继而讨价还价。 经常,就算提示了,时间到了之后,孩子也会讨价还价。那是孩子在试探底线,为了规则能够一直好用,做父母的,该拒绝还是得拒绝。
我朋友的做法不合适的地方在于,首先,她愚弄了孩子。五分钟和五秒钟是两个概念,不能因为着急就瞎说。 我们可能会在生活中遇见这样一类人,同样是看看手表,显示是十点钟,过一会儿你再问几点了,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再看一眼手表,而他会头也不抬说大概十点半,你一看还真的是十点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对时间敏感。 生活中,这样类似“小聪明”的技巧并不会给他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是大家眼中聪明的人偏偏是由很多这样的“小聪明”堆砌起来的。作为一个妈妈,不必要太刻意的程式化的去培养孩子感知时间,但一定不人为的干扰孩子对时间的感知。 其次,给五分钟就一定给的货真价实。给孩子五分钟,不仅仅是与孩子之间的约定,更是对孩子的信任。这句话说出来,等同于告诉孩子,我相信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那么行动上也要作出信任他的姿态。
不要一副想给又不放手的样子,要么压缩时间,要么念念叨叨,这样的话,孩子是永远体尝不到“痛快”是什么滋味。他没在既定范围内“放纵”过,可能有一天要放纵到安全线之外了。 而且,孩子都是聪明的观察家,他很快就能体察到你的“言行不一”,当他有一天能用你言行上的漏洞来质问你的时候,就是你失去他的信任的时候了。 与其到那个时候绞尽脑汁的自圆其说,不如一劳永逸地给他信任。一个被信任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会越来越好。而且,因为被信任,他心中是快乐的,自信也会油然而生。
|